内容提要:一、定制自己的WIN2000 SERVER: 1.版本的选择:Win2000有各种语言的版本,对于我们来说,可以选择英文版或简体中文版,我强烈建议:在语言不成为障碍的情况下,请一定使用英文版。要知道,微软的产品是以Bu …… |
|
第一次一般不会成功,但是我们可以准确得知系统的漏洞所在――0xbffffc38,第二次必然一击毙命。当我们在新创建的shell下再次执行whoami命令时,我们的身份已经是root了!由于在所有UNIX系统下黑客攻击的最高目标就是对root权限的追求,因此可以说系统已经被攻破了。
这里我们模拟了一次Linux下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典型案例。toto的属主为root,并且具有setuid属性,通常这种程序是缓冲区溢出的典型攻击目标。普通用户wy通过其含有恶意攻击代码的程序exe向具有缺陷的toto发动了一次缓冲区溢出攻击,并由此获得了系统的root权限。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如果读者使用的是较高版本的bash的话,即使通过缓冲区溢出攻击exe得到了一个新的shell,在看到whoami命令的结果后您可能会发现您的权限并没有改变,具体原因我们将在本文最后一节做出详细的解释。不过为了一睹为快,您可以先使用本文代码包中所带的exe_pro.c作为攻击程序,而不是图1中的exe.c。
Linux下进程地址空间的布局及堆栈帧的结构
要想了解Linux下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原理,我们必须首先掌握Linux下进程地址空间的布局以及堆栈帧的结构。
任何一个程序通常都包括代码段和数据段,这些代码和数据本身都是静态的。程序要想运行,首先要由操作系统负责为其创建进程,并在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中为其代码段和数据段建立映射。光有代码段和数据段是不够的,进程在运行过程中还要有其动态环境,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堆栈。图3所示为Linux下进程的地址空间布局:
图3 Linux下进程地址空间的布局
首先,execve(2)会负责为进程代码段和数据段建立映射,真正将代码段和数据段的内容读入内存是由系统的缺页异常处理程序按需完成的。另外,execve(2)还会将bss段清零,这就是为什么未赋初值的全局变量以及static变量其初值为零的原因。进程用户空间的最高位置是用来存放程序运行时的命令行参数及环境变量的,在这段地址空间的下方和bss段的上方还留有一个很大的空洞,而作为进程动态运行环境的堆栈和堆就栖身其中,其中堆栈向下伸展,堆向上伸展。
知道了堆栈在进程地址空间中的位置,我们再来看一看堆栈中都存放了什么。相信读者对C语言中的函数这样的概念都已经很熟悉了,实际上堆栈中存放的就是与每个函数对应的堆栈帧。当函数调用发生时,新的堆栈帧被压入堆栈;当函数返回时,相应的堆栈帧从堆栈中弹出。典型的堆栈帧结构如图4所示。
堆栈帧的顶部为函数的实参,下面是函数的返回地址以及前一个堆栈帧的指针,最下面是分配给函数的局部变量使用的空间。一个堆栈帧通常都有两个指针,其中一个称为堆栈帧指针,另一个称为栈顶指针。前者所指向的位置是固定的,而后者所指向的位置在函数的运行过程中可变。因此,在函数中访问实参和局部变量时都是以堆栈帧指针为基址,再加上一个偏移。对照图4可知,实参的偏移为正,局部变量的偏移为负。
图4 典型的堆栈帧结构
介绍了堆栈帧的结构,我们再来看一下在Intel i386体系结构上堆栈帧是如何实现的。图5和图6分别是一个简单的C程序及其编译后生成的汇编程序。
|
图5 一个简单的C程序example1.c
|
图